湖北恩施游记的散文随笔_恩施旅游感悟
带着微凉的天气和细雨,我的湖北之旅开始了,目的地是恩施大峡谷、女儿城和神秘的土司城。
湖北,在我的印象中,有着历史悠久的荆州和火烧赤壁的樊口,有云雾缭绕、求道问仙的武当山,还有三峡人家,他们用歌声描绘着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的诗意,大别山连绵起伏,郁郁葱葱。
走进恩施大峡谷,第一感觉是云雾在山间的梯田上空舞动,如同洁白的轻纱轻抚着山峦。整个世界仿佛以绿色为主色调,沉浸在群山之巅,峻岭之上,道路蜿蜒而出,直插云霄。山峡脚下,乡村小屋高低交错,天蓝色的屋顶仿佛是蓝蓝的天空,炊烟从烟囱袅袅升起,围绕着这美好的人间。山峰如被开山之斧,生生劈成两半,斜插云霄,气势磅礴。绿树覆盖着大山,如同给大山盖上了被子,温暖着四季。
乘坐空中索道上山,脚下是腾空的云海之舞,越来越接近云端。飞翔的感觉瞬间入梦,梦中有几曲回廊远望。绝壁长廊石卷栏杆护守两旁,曲折延伸。身边的石壁上,水流波浪的纹理层层叠叠,从下直抵顶端,这是恩施大峡谷特有的地质地貌。长廊紧贴悬崖峭壁,如古栈道般曲折,让人感觉腾空于半山之巅,云深之处。玉女峰挺拔屹立,树为衣纱云为衫,秀丽发髻挽万丈峰崖,落千曲水露,顶瑶池飞仙女荷花。玉笔峰潇洒落雾,点石成睛,翠色为墨,持笔成书。它紧挨着玉女峰而立,好似玉女持笔落翠海,雾浪做纸云沉框。我遥望美景,流连忘返,秋季虽寒,雨点落地时有时无。在这微雨寒漠的大峡谷中,心怀舒适和惬意,任思绪如万马奔腾在云澜水雾之间。
一柱香山峰一柱擎天,笔直屹立在两山之间,峰顶的大石块与主山分离,峰顶上长着几颗不知名的树木,仿佛袅袅升腾的香烟,因此得名。从山峦顶处看一柱香的风景,好似云雾缭绕深山处,水洗云间一柱香的美雅。整个恩施大峡谷的景色,让我感觉就是在天上人间云浪腾飞,行人翠山绿水画中游。
下山容易上山难,沿着青石阶梯,扶着曲折石栏,走下山的路。路上有游人杵着拐杖,支撑疲惫的身体,也有相扶而行的亲人或朋友,边走边看沿途景观,谈笑风生。耳边突然传来几声铿锵有力的叫唤声,原来是抬着滑竿的汉子,匆忙而过,他们用坚实的臂膀,挑起了人生的重担,为游客服务,为生活奔波。我满怀敬意地看着他们,劳动人民的伟大感油然而生,在这陡峭悬崖绝壁之上,有这样一群滑竿的汉子,用力量描绘着人生之美,愿他们幸福安康。在一柱香前,我默默祈祷,天下安宁吉祥,没有饥饿,没有战乱,没有病疫,才是最完美的世界。
恩施城内的土司城,高高的大城门上飞檐翘角,龙舞九天。两旁有四大门神守护方位,大门左右有乾坤二道侧门,男左女右的石门半开左右,象征着阴阳协调,乾坤或马培满门。四四方方的土司城,木门雕刻花纹,尘灰暗染窗檐。现在的土司城已经被现代气息重新渲染,但留下的古门古窗古雕栏上,依旧保留着古朴的样子。四周还有如长城般蜿蜒的守护城墙,三步一哨,二步一岗,可见当年战乱的情景。建筑风格参考了周易八卦的玄妙之处,才建筑出如此豪华气派的大城,虽然风雨飘零中逐渐褪去了昔日的辉煌荣光,但那股冥冥之中的气场依旧充斥在整个旧古的城楼之内,诉说着曾经的繁荣威严。
土司城内还有供奉孔子的师孰学堂,忍、谦、仁、智四个大字刻于学堂中间,古训千年精髓,默默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记得忍字下方写着:“能以物为忍者,是人中之人,可为人上人;能已人为忍者,是人中之贤,可称为人圣;能以己为人者,是人中之杰,能称为人尊。”具体的原话已不太清楚,大概是这个意思吧!世上万物,不以自己的喜好,权物贪欲为忍者,为人上人。能以人和人之间的羡慕嫉妒恨为忍者,有德高望重之贤能为人圣。能和自己的本性和与生俱来的黑暗狭隘面相抗衡的人,方为人之尊。个人理解的意思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!
人生在世,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与思维观点素质文化低的人去计较,就相当于对牛弹琴,又何必去浪费自己的精气神呢?还不如忍让。与思维观点文化素质相等的人,也不会有无意间的争执,又何来忍让呢?与高过你思维观点文化素质的人相处,那么别人也不会让你有计较的机会,只有别人忍让你。所以,这千年的一个忍字里,包含了乾坤万象,好好体悟透吧!我一直努力做个能忍的人,但是才疏学浅,德品不全,也只能保持正确追求的方向吧,努力再努力……
恩施归来,感悟满心。恩施这座城市开发的比较晚,大约是2009年才加快了与时俱进的脚步,在这飞速的时光中,依然没有落后,也和所有的城市一样的现代化了。但是那里的民风让人总感觉纯朴一些,带着深山峡谷的气息,带着走出大山看世界的纯净之美,我喜欢纯粹的如森林深厚温暖的心。